據中國之聲《新聞晚高峰》報道,江蘇省某市市勞動就業(yè)管理中心在去年下半年進行了一次事業(yè)編制人員招聘,本來現在幾位被錄用的人員已經進入工作單位并分配了具體工作,但這次招聘時至今日仍余音未了。有知情人舉報說,此次招聘的四人中,三人都是 “官二代”。
日前,江蘇省某連夜召開會議決定,此次招聘結果無效。請聽中央臺記者徐成忠、江蘇臺記者朱榮康發(fā)來的報道:據介紹,江蘇省某市勞動就業(yè)管理中心是直屬于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的事業(yè)單位,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是由原來的區(qū)人事局和區(qū)勞動局合并而成。勞動就業(yè)管理中心在去年搞了一次事業(yè)編制人員的招聘,招聘完成后,群眾的舉報就不斷,說這次招聘了四個人,有三個是局領導的子女,分別是張某、陶某、徐某,其中張某是區(qū)勞動局局長卞愛平的兒媳,陶某是區(qū)勞動局副局長陶萬虎的兒子,徐某是原區(qū)人事局局長徐基榮的女兒。
根據《江蘇省某市市事業(yè)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》的規(guī)定,事業(yè)單位新進人員必須面向社會公開招聘,而既然條款寫得如此清楚明白,那人保局又是依據什么規(guī)定而招的?招聘就錄“官二代”是巧合還是另有貓膩?繼續(xù)聽記者的采訪。
記者昨天上午來到位于江蘇省某市熱河南路上的勞動就業(yè)管理中心采訪??墒牵斢浾卟抛哌M三樓306的主任辦公室時,就遭到就業(yè)管理中心主任馬國華的連連拒絕:馬國華:請到我們宣傳部去!你可以留一個名片給我!
記者:我們主要想了解一下……
馬國華:不好意思,不好意思,實在不好意思,請你理解!
在江蘇省某市就業(yè)管理中心二樓大廳,一位前來辦事的市民告訴記者,他也聽說了這里招聘4個人,3個人是局長子女的事,他說:等于是參加考試、面試,考試成績在后面,面試成績反而到了前面了。據講,有3個小孩他們的父母是局級領導干部。這種現象要下去,叫老百姓的子女怎樣在這種社會環(huán)境下有一個公平競爭的渠道,這種做法是不對的,是不是應該要加強管理?
此前,下關人保局相關領導將人們的質疑歸結為對領導子女的一種“不公平”,這位人保局的領導說的似乎很在理,“領導子女也不能因為父母是領導,就不讓他們參加這種招聘”。然而,此前振振有詞的相關領導在面對前來采訪的記者,卻打起了太極。
記者又來到江蘇省某市人保局辦公大樓405室,這里就是原人事局局長徐基榮現在的辦公室,徐基榮的女兒也被指在這次招聘中順利獲得事業(yè)編制。一位女士見到記者進門立即說:女士:接待記者采訪的領導今天在外面培訓,他不在,情況我們也不清楚。
記者:你們是主管他們的?
女士:應該是吧。主管肯定是這邊主管。
記者:他等于是你們合并之前招進來的?
女士:他原來是人事局,這邊原來是勞動局。兩個局。
事件經過報道后,江蘇省某市市委、區(qū)政府領導高度重視,要求紀委立即全面徹底調查區(qū)就業(yè)管理中心招聘4名事業(yè)編制人員的招錄過程。 那么,截至目前,對主要當事人和招聘結果,有關方面給出了怎樣的處理決定呢?來聽記者的采訪。
經調查,群眾舉報相關情況基本屬實。根據調查的初步情況,江蘇省某市昨晚連夜召開區(qū)委常委會,作出如下處理決定。
一是鑒于這次招考在報批,及一些環(huán)節(jié)上不符合《江蘇省某市市事業(yè)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》相關規(guī)定,決定該考試結果和錄用決定無效;二是對作為審批、錄用部門和相關當事人的區(qū)勞動局、人事局主要領導作出停職檢查處理,待進一步深入調查后,明確相關責任;三是要求全區(qū)各有關部門單位認真吸取教訓,嚴格執(zhí)行政策規(guī)定,堅決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(fā)生。
江蘇省某市這次的招聘,最后落得了招聘結果無效,主要領導被停職的結果,有網友也翻出了剛剛因為“特招門”辭職的韓國前外長柳**的例子。
與江蘇省某市市的這次招聘一樣,柳**的女兒被招聘為韓國外交通商部的公務員。公眾并沒有掌握柳**提供了特殊照顧的證據。而且韓國外交通商部也表示,“面試過程很公平”。
但韓國的老百姓就是不信,媒體就是不依不饒,最后柳**不得不表示,“我忽視了父與女在同一個單位的相關關系。這種情況難免會讓人猜測或質疑,我對此向國民表示歉意”,最終辭職了事。
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“特招門”事件并沒有以柳**的辭職為結束,而僅僅是一個開始,隨后,有400多名工作人員都被進行了調查。
柳**的辭職理由非常耐人尋味,作為公務員來講,你都已經不再被百姓所信任了,還有理由再干下去么?